《崛 起》----王琳达和她的怡海帝国

来源:中国直销专业网

(2008年怡海集团董事局王琳达主席与直销专家罗光清先生座谈)

座落在北京西南四环交界处的怡海花园,是北京市唯一一家由外商开发建设的特大型普通居民住宅小区,也被誉为“北京配套最完善的住宅小区”,而这座庞大楼盘的掌门人就是王琳达。
2006 年10 月,这个地产女强人不动声色地出现在了北大直销总裁班的课堂上,并成为了该班第二期的一名通学员。但,她的好学、勤奋和热心,使她很快就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爱戴,并被一致推举为“总裁班学员联谊会”的会长。
虽然俗套,但这又一次印证了“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道理,也正是因为王琳达亲切得犹如邻家大姐般的气质,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更收获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


低调的求学者
记者第一次到怡海花园实地考察的时候,王琳达被相关部门急召到了湖南灾区考察雪灾,跟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一样,她现在也是一位“红顶商人”。虽然她不在现场,但是随行人员还是给予了总裁班学员们极大的热情,体现了怡海一贯的服务至上的作风。
记者跟她第一次见面,则是在去天狮公司案例教学的大巴车上。记者当时心里盘算她到底会坐自己公司的专车过去,还是会随大流坐大巴车,结果却出乎记者预料——当王琳达的专车和接送总裁班学员的大巴车在南城汇合之后,她舍弃了自己的“座驾”,上了大巴车。
车上的气氛随着她的到来而高涨,几个女学员和她紧紧拥抱,不少男学员则和她亲切握手、寒暄,此时的她更像是一个家庭中颇受拥戴的老大姐,谁又能想到其实她坐拥着100 多亿元的身家和一个“怡海帝国”呢?
到了天狮之后,第一站落脚点是银狮宾馆,由于宾馆的卫生间比较小,很多在门外等待的学员开始抱怨,而王琳达却笑呵呵地对大家说,“人家修宾馆的时候就没想到会对外接待这么多人,这次是我们一群人硬要挤过来的,怪不得人家。”
一番话,让所有人都平静了下来。记者很难想象跟她在一个阶层的其他大老板们碰到这种情况,是否也能保持如此的一颗平常心。但在王琳达的举手投足间,就是有这样一种气质,可以让人在瞬间忘记身份、距离,信任她并跟她交上朋友。
由于当天要赶飞机去香港,王琳达在天狮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学习得很认真,特别是在天狮的旗舰店里,她对天狮改良版的产品包装非常感兴趣,还第一个去亲手触摸和体验。而在参观天狮样板工厂的时候,一个女学员受到了很深的震撼,也是在第一时间找到王琳达诉说自己在选择上的失误,并希望王琳达能给予她一些建议和意见。不过,记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在北京的房地产界,王琳达和她的怡海花园已经非常出名,并屡屡获得政府表彰,怡海的教育模式还被北京市政府作为样板工程进行推广,为何王琳达会选择到“小众”的直销行业里来学习、取经呢?
总裁班班主任罗光清告诉记者,他曾经也就这个问题向王琳达身边的人了解过,原来,王琳达是个非常爱学习的人,只要是清华、北大等名校组织的MBA 或者是总裁班,她都热衷于参加。有一次,她听朋友说,直销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值得传统企业借鉴,而她自己在当时也有“猎头”的需要,所以就报名参加了直销总裁班。哪知道上课之后,商业触角敏感的她还真是发现了直销模式的好处,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跟业内人士们也越来越熟络。而王琳达自己则说,她非常欣赏人民大学杨健老师的一句话:企业家要永远做企业家而且要不断地学习。所以
她愿意到各行各业进行考察,取长补短,以丰富自己在管理上的经验。掌门人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注定了怡海花园会越做越成功。记者了解到,目前王琳达正在湖南、重庆等地筹划建设新楼盘,进一步扩大“怡海帝国”在国内的版图。


熬出来的商机
虽然现在是北京市知名的外商房地产开发商,但在16年以前,也就是在1992 年,王琳达仅仅是内地对外招商引资的其中一名房地产商而已,那时的她有上海和北京两个选择,由于考虑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政治文化中心,她最后扎根在了北京,但等到后来她才知道,当时是因为北京市政府实在找不到招商对象,才到香港把她招来了。
当时的王琳达并不了解北京,也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她甚至认为北京市政府招商的丰台区就是北京市中心。公司股东们到北京5 个月之后告诉她,她上当了,这个地方不能投资,因为那个时候北京只有二环还没有三环,从丰台到机场每天都要堵三四个小时,而且在丰台区铁路的外围,根本就是农村。王琳达投资的地皮就是3 个100 多米宽、27 米深的大沙坑,地貌是一层沙子、一层鹅卵石,按照王琳达的话来说,“就
像美国的大峡谷一样”。
骑虎难下的王琳达只能给股东们道歉,并一个人留下来面对“苦果”。由于没有公路,她打车过来的时候常常会掉到田埂下面去,还得费尽心思跟当地的农民商量怎么把沙坑给填平。不过,王琳达心中始终有个希望,那就是,北京迟早要建四环路,而且当时的北京又没有一个大型的完善住宅区,她或许可以做这个项目的“第一人”,所以,不管多么辛苦,她都坚持着跑了下来。
在水不通、气不通、电也不通的情况下,王琳达像政府工作人员一样一手一脚地建怡海社区,她提供土地给中国电信局让帮忙建电讯网络,然后又跑到公共汽车总公司让帮忙开通汽车……虽然这片土地是她真金白银买过来的,可是为了引进配套设施,她把能送的都送给了相关部门。
到了1996 年,王琳达才算真正看到了一点希望:为了解决世界公园的交通问题,由丰台区政府出资,修建了规划中的南四环西端的半幅路,而这条路正好经过怡海花园的大门口,这使得一期、二期每平方米起价仅2980 元,还给打折都销售不出去的怡海花园 “起死回生”,五期工程每平方米的起价提到了3680 元,仍供不应求。
王琳达回忆到,当2000 年9 月20日,南四环路剪彩通车的那一天,怡海花园全公司的人比过年还要高兴,他们坐着4 辆大巴车,绕着四环路兜了一大圈。而他们的兴奋也是有理由的:四环路三面通车后,怡海花园卖疯了,二期工程闲置多年的尾房出手了,三期和五期也清盘了。而目前就更不用说,怡海花园的楼盘均价在16000 元/ 平方米,仍然十分热销。
这段历史,记者在总裁班的一位女学员那里也得到了证实。她当时在怡海花园附近的大学任教,据她回忆,有一天她看到附近有几辆宣传楼盘的大巴车在不停转悠,并用扩音器在大声作宣传,她走过去了解,发现宣传的人员全是他们学校的学生——为了省钱,当时的怡海花园只能雇佣大学生来做推销员。不过,这位女学员当时怎么也不相信在3个沙坑上能建出什么好的楼盘,所以并不为所动。而到了现在,当她见证了王琳达所一手创造出的“奇迹”之后,心中充满了对于这位女强人的欣赏和敬佩,当然,还有为自己当时的“没有眼光”而深深地懊悔。


用教育赢得尊重
虽然王琳达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她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但是房地产开发商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中,始终逃脱不出一种“为富不仁”的印象,而且记者一直认为,一个人并不是有钱就能赢得尊重。不过,王琳达却成功实现了超越,不管是她的员工、她的业主、她的客户,都从心底里爱戴她,这不是因为她的楼盘好,也不是因为她所宣称的“以二星级收费为业主提供五星级服务”,而是因为她依托楼盘所倾力打造的教育产业。
王琳达告诉记者,她的这一理念的最初构想来自于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投资比重最大,教育资金最为雄厚的国家之一,学区的好坏是绝大多数华人购房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这种现象甚至促发了另一种地产热——即使没有学龄孩子的消费者,也愿意买名校附近的房子。有多年海外旅居生涯的王琳达深知房地产与名校教育之间的连锁效应,也看到了北京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房地产业必将走到“校”、“社”联盟,缺一不可的局面。因此,比起现在京城房地产四起的“教育风”主题区,王琳达的怡海教育社区的实现整整提前了8 年!
早在1998 年6 月30 日,由怡海公司投资7000 万元建造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就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紧接着1999 年2 月、2000 年9月,投资3000 万元建成的4500 平米的怡海幼儿园、怡海老年大学分别落成。至今为止,怡海花园不仅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与名校合作之外,还专门聘请了中科院的专家作为幼儿园的顾问,并引进了国外一流的教学模式。
不过,跟怡海楼盘的建立一样,怡海教育的诞生也波折重重。
1995 年,王琳达去申办教育的时候,丰台区政府告诉她北京市的教育经费非常少,一年拔下来的经费还不够资助旧学校的,如果王琳达坚持要办教育,起码得等3 年。所以王琳达只能下定决心自己来兴办教育。最后她找北京市最优秀的学校合作,通过每年给他们挂名费等方式,建立了怡海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老年大学等。
为了做好教育,王琳达在怡海差不多投资了5 个多亿,学校里面有可以说中国最优秀的配套设施,比如,怡海中学里的游泳馆中的水是通过臭氧过滤的,而这样的游泳馆在中国目前只有3个!除此之外,怡海中学里面还有室内篮球馆、天文观测台及可容纳1000 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而且教学楼里均采用了中央空调设施。
记者在去怡海学校参观的过程中,当迎面碰到走过来的学生时,他们都会亲切地向参观人员打招呼,而教室里的学生实验课作品也异常精美。有总裁班学员感慨道,进了怡海,真的就不需要再出去。虽然是一句戏言,但从中也能看出怡海的设施是多么的齐全。
 同时,最让记者感动的是在怡海老年大学的参观经历。由于意识到老年人是社会的弱者,怡海花园创办了老年大学,这也是中国的第一所社区老年大学。老人们在这所学校里面可以学习琴棋书画、英语等,可以愉快交流,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异常丰富。一位总裁班女学员在看完老年人们的作品之后,甚至长叹一声,“我好希望可以快点变老!”这也许就是对怡海老年大学的最高评价。

怡海为什么
不管是对于王琳达还是怡海花园,记者都非常惊异于他们能让人从心底里产生敬佩之情,记者一直试图找到这种情感产生的缘由,却发现这根本是一种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它是由无数细节所组成的,也只能在现实中才能有所体会。
比如说,怡海的物业管理,王琳达是亲自来做的,她组建了怡海达丰物业管理公司,为业主提供保安、巡视、交通、停车、消防、公共设施巡视、维护、维修、运行等服务。
有一次沙尘暴后,王琳达起床往窗外一看,远近高低黄沙遮盖。她赶忙通知物业和公司全体员工,立即清扫洗刷。学校老师、学生也积极参加。很快小区又恢复了往日整洁清新的面貌。但这时停在路边的小汽车格外难看,像是刚从土里刨出来的。这种情况不属于物业的服务范围,但王琳达一号召,大家一齐动手,车洗得干干净净。车主早上出门,看见沙尘暴后的爱车竟然被擦洗得锃亮,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现在这种清除沙尘的行动,已经形成了怡海花园的传统。
正是因为这些细微、体贴的举动,让达丰物业管理公司成为了北京市信誉最好的物业企业,同时,为了把对业主的优惠做到实处,北京市政府批准的2.8 元的物业费,在这里变成了1.5 元,虽然企业有些吃亏,但却赢得了全体业主的尊重。
比如说,文章开头提到的的士司机们都知道怡海花园,并愿意义务为怡海作宣传的事情。这不是因为王琳达“财可通天”,收买了这些的士司机,而是在当年交通不畅的时候,怡海主动帮出租司机找活——把他们组织起来,哪位业主要车,就马上把出租车叫到楼前去。所以的士司机们对怡海特别有感情,主动帮怡海做广告。
再比如说怡海最为自豪的教育模式。为了办好教育,王琳达非常舍得投入。2001 年5 月,她个人出资1000万元成立“怡海奖学金”,奖励怡海优秀的高中学生,目前已经连续执行了7年。前3 年是每年向每个高中学生提供15000元(含上学全部费用,包括学习及衣食住行等费用)。为更好激励学生并参照国际惯例,从第四年以后,把奖学金划分为3 等,每学年做一次评定,按等级确定奖励金额。2004 年,王琳达建立“怡海华夏精英奖”,主要奖励从怡海中学毕业,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激励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2007 年12 月,王琳达又个人发起并出资1000 万元,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下成立“怡海教育专项基金”,对怡海在校学生、优秀教师、中国中西部优秀教师提供帮助。
为让教师安心教学,怡海有一栋住宅楼从不出售,而用做教师宿舍;每年还投入巨资,给教师高工资补贴。
这些,让怡海教育获得了诸多的成绩和奖项。而王琳达本人也荣获了“教育投资杰出贡献奖”。在怡海,学生们毕业到外地上大学,都经常给王琳达写信,亲切地称她为“王妈妈”,并表示要记住她的教诲,好好学习,以大爱报答祖国和人民。